DETAILED INTRODUCTION
详细介绍 —
详情
移动探测的主要形式有:机载探测、车载探测和两者的结合。2017 年,袁春在海湾战争的“渴望锤炼”战例中受到启发,提出多体征复合探测超低空目标系统构设,其中心思想是“前沿布站”,从而令系统具备可靠、快速的响应能力。这种“前沿布站”的思想, 就是一种移动探测。移动探测主要优势有:
1) 配合可对无人机进行动力补充、放飞与回收, 可与控制中心进行可靠通信的移动式地面站,运用侦察航迹优化算法可以实现长时间、大范围、无死角的智能无人化监控;
2) 探测器近距离抵近目标无人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目标信息,为意图识别等高级任务奠定数据基础。
3) 将打击装置与探测装置集成在移动平台上,可以实现“发现即摧毁”的反制效果。
4) 可部署具备智能搜索能力的无人机集群,发现目标后,对目标无人机实现包围。
移动探测主要涉及的关键技术是探测器及地面站软件的实现。探测器除了依靠图像之外,也可以扩展应用雷达、无线电台和卫星导航系统。地面站软件需要解决目标和探测平台同时运动的条件下的数据处理问题。2017 年,Artem Rozantsev 等人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用无人机对小视场内无人机的探测。2018 年,Opromolla 等人采用模板匹配、形态学滤波器等算法实现了用无人机跟踪合作无人机,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导航信息。目前,类似的无人机机载探测仍然需要与地面信标机的配合,多用于地面搜索救援。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无人机黑飞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下一个:
“低慢小”无人机对传统探测技术的严峻挑战
上一个:
无人机黑飞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下一个:
“低慢小”无人机对传统探测技术的严峻挑战